99%的人都读错的中药名称
阿胶作为“妇科第一补品”,几乎家喻户晓。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就已经将阿胶列为“上品”。传说以山东东阿所产最佳,如梁代医家陶弘景曰:“出东阿,故名阿胶”。当今以阿胶为主制成的固元膏,是许多女性朋友的冬令进补佳品。
白术能够健脾益气,药性温和,尤其适合小儿食欲不佳,是著名的补气基础方“四君子汤”组成之一。
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,用于治疗绦虫病、蛔虫病、姜片虫病,以及积滞泻痢、疟疾等。槟榔有小毒,其能杀虫也是取其“以毒攻毒”,所以治病是要中病即止。南方有些地方有“嚼槟榔”的习惯,也应当戒除。
柽柳其实就是新疆著名小吃“红柳肉串”中串肉串的红柳,其实它还是治疗感冒、风疹的药物呢。
楮实子似乎不常见,如果告诉你其实它就是构树的“构桃儿”,你是不是觉得很亲切了呢?楮实子能够补肾清肝、明目、利尿,在8、9月成熟时可以尝一尝哦。
夏天在北方庭院里,常常可以见到“吊瓜”,吊瓜就是中药瓜蒌的俗名。瓜蒌果实入药,根据需要还可以区分为瓜蒌皮、瓜蒌仁和全瓜蒌。
蛤蚧,我国主产于广西、广东以及云贵地区,产地有食用的习惯。蛤蚧长于补肺益肾,尤其是能摄纳肾气而有较好的定喘作用,有“口含蛤蚧,奔而不喘之说”。
海蛤壳,壳实际读ké音更多,《现汉》主张读qiào。读ké时义同“鸡蛋壳儿”的“壳”。中药海蛤壳是文蛤或青蛤的贝壳,沿海各省均产。
蔊菜又叫“野油菜”,不仅药用还可以当作蔬菜食用。治感冒时常和葱白同用。
诃子,是使君子科诃子的成熟果实,性收敛,能够治疗久泻久利、肺虚咳喘和久咳失音。
厚朴是木兰科植物厚朴或者凹叶厚朴的干燥树皮、根皮或枝皮,以湖北恩施地区所产紫油厚朴质量最佳,四川、浙江所产也好。
胡荽也是亦药亦食的植物,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,北京地区称之为“香菜”。胡荽辛香疏散,入肺走表,以透发疹毒;入胃走里,能疏散郁滞,以开胃消食。
黄柏,(音同“簸”,因其植物基原是芸香科黄檗和黄皮树,檗读bò——这是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官方的读法,在老中医的日常中依然约定俗成读bǎi )。黄柏有川黄柏(黄皮树)和关黄柏(黄檗)之分,都有很好的清热燥湿作用,治疗湿热带下、黄疸等效果很好。
黄芪为常用补气药之一,虽然不及人参大补元气,但可以升阳、固表、利水,治疗因中气不足所导致的子宫下垂、胃下垂、脱肛等较好。有研究表明黄芪一次剂量在30g以内有升血压作用,在60g以上有降血压作用,高血压患者应用时要注意。
黄芩也是常用的清热燥湿药,偏于清上焦湿热,和黄连(中焦)、黄柏(下焦)同用增强药力。
降香是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树干和根的心材,一般都是劈成小块,碾成细粉或镑片用。
桔梗在华北、东北产量大,盛夏时节野外多见,蓝紫色的花形很漂亮。桔梗能够治疗痰多咳嗽。朝鲜人有食用桔梗的习惯。
莱菔子就是我们吃的白萝卜的干燥成熟的种子,根据病情需要生用或炒用,生用行气消胀力更强一些,用于治疗食积消化不良。
普通老百姓很熟悉马齿苋了,在夏天郊游时也常常采摘回来做凉拌菜或蒸菜。入药时,取马齿苋清热止痢疾的功效,特别是在夏天因为饮食不注意患痢疾时,用马齿苋熬水有很好的效果。
没药主产于非洲索马里、埃塞俄比亚以及印度等地,多用来治疗瘀血疼痛。
虻虫有小毒,入药用也要把虻虫加少量粳米同炒,以去其毒。虻虫有较强的活血作用,可以用来治疗血滞经闭、冠心病心绞痛。
牛蒡子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,能够治疗感冒咽喉疼痛、麻疹等。
23秦艽,“艽”也是多音字,在这里读jiāo。秦艽可以祛风湿,止痹痛,退虚热,清湿热。
相信自打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“青蒿素”而获得了诺贝尔的生物学或医学奖,就很少有人再念错了。
25石斛具有养阴明目的作用,因其气轻偏补,现在人们多拿石斛泡水代茶饮。石斛有多个品种入药,霍石斛滋阴生津之力稍胜一筹。
王不留行除煎服可以治疗血瘀经闭、痛经、产后乳汁不通以及小便不畅之外,外可以作为耳穴的的压豆。
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,多生长于云贵两广地区。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的作用,是宫血宁胶囊和季德胜蛇膏的主要成分之一。
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和酢浆草有过亲密接触,只不过是不认识或者对不上名字吧?酢浆草作为常见的观赏植物“三叶草”品种之一,在公园里有大量种植。酢浆草味酸性寒,入大、小肠经,用来治疗小便不利、跌打青肿、咽喉肿痛都有很好的作用。酢浆草多年生,春、夏、秋不间断开花,花开时节十分壮观,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较多。希望大家以后再见到酢浆草能认出并叫对它的名字。
29
“棱”为多音字,分别发léng(物体上的条状突起,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)、 lēng(口语赘词,用于某些形容词后)、líng(穆棱,地名,在中国黑龙江省)音。三棱植物的叶子上有楞,因名。
“茜”是多音字,在这里读qiàn。
//////////
作者丨赵晶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
排版丨周炫羽
专题延伸阅读